歡迎進入鄭州億升化工有限公司網站!
    聯系我們 產品中心 收藏本站
    熱線電話:15538333733
                     15938731666

    在造紙廢水處理中選用堿式氯化鋁效果下降的原因

    在造紙廢水處理中選用堿式氯化鋁效果下降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5-05-16 作者:億升化工
    造紙廢水成分復雜,尤其是高濃度的有機物(如木質素、纖維素和染料),常常讓堿式氯化鋁的混凝效果因有機物的干擾而大打折扣,導致出水水質難以達標、運行成本攀升。那么,我們該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今天鄭州億升公司將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為大家分析一下。
    高有機物含量對堿式氯化鋁混凝效果的影響
    在造紙廢水處理中,堿式氯化鋁常被用作混凝劑以去除懸浮物和部分有機物,然而,造紙廢水中高濃度的有機物(如木質素、纖維素和染料)會顯著影響PAC的混凝效果,導致處理效率下降。
    1. 高有機物對PAC的干擾機制
    有機物包裹作用:造紙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如木質素磺酸鹽)會吸附在堿式氯化鋁PAC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礙其與懸浮顆粒的有效接觸。
    電荷中和失效:有機物通常帶有負電荷,會與堿式氯化鋁PAC水解產生的正電荷發生中和反應,導致PAC的電中和能力下降,無法有效凝聚懸浮顆粒。
    絮體結構松散:有機物會干擾堿式氯化鋁與懸浮顆粒之間的“吸附架橋”作用,導致形成的絮體松散、粒徑小,沉降性能差。
    2. 實際運行中的問題
    出水水質不達標:某造紙廠運行數據顯示,當廢水COD(化學需氧量)超過2000 mg/L時,PAC的除濁率從90%降至60%,出水濁度難以達到排放標準。
    藥劑消耗增加:為彌補混凝效果下降,PAC投加量需增加30%~50%,導致運行成本上升。

    污泥處理難度大:松散絮體的含水率高,增加了污泥脫水設備的負荷和處理成本。

    提升堿式氯化鋁在造紙廢水中的混凝效果:
    針對造紙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高的問題,可以通過藥劑復配、工藝優化和預處理等手段提升堿式氯化鋁PAC的混凝性能。
    1. 藥劑復配與改性
    與聚丙烯酰胺(PAM)聯用:在堿式氯化鋁PAC投加后引入陰離子型PAM,通過“電中和-架橋”協同作用,增強絮體結構。實驗表明,PAM的加入可使絮體粒徑增大2~3倍,沉降速度提高50%。
    復合混凝劑開發:將堿式氯化鋁PAC與鐵鹽(如聚合硫酸鐵)復配,形成聚氯化鋁鐵(PAFC),利用鐵離子的強氧化性和混凝能力,提升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2. 工藝優化
    分階段投加:先投加少量堿式氯化鋁PAC(10~20 mg/L)進行初步混凝,再投加PAM進行絮凝強化,可顯著提高混凝效率并減少藥劑用量。
    pH調節:將廢水pH調至6.0~7.5,優化PAC的水解環境,提高其電中和能力。
    3. 預處理技術
    氧化預處理:采用臭氧氧化或Fenton試劑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降低其對堿式氯化鋁的干擾。
    生物預處理:利用厭氧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降解部分有機物,減輕后續混凝處理的負荷。
    堿式氯化鋁在造紙廢水處理中因高有機物含量而導致的混凝效果下降,是一個復雜但可解決的問題。通過藥劑復配、工藝優化和預處理技術的綜合應用,可以有效提升PAC的混凝性能,確保出水水質達標并降低運行成本。如您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咨詢億升廠家,我們將安排專業的技術員和你聯系,協助您解決問題,為您提供免費的化驗、選型、樣品服務,衷心期待與您合作!